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发布了《2025年广东省自然资源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全省自然资源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为广大技术人员落实《指南》要求、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核心阵地。本文旨在对《指南》进行深度解读,剖析其背后的政策深意与行业趋势。
一、紧扣时代脉搏,服务广东发展大局
《指南》并非一份孤立的技术文件,而是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广东发展需求的行动纲领。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正面临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走在前列”总目标的重大使命。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其管理效能直接关系到广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指南》的出台,正是为了通过系统化、前瞻性的继续教育,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行业人才队伍的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制造业当家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聚焦四大方向,构建精准学习体系
《指南》精准锚定了2025年度学习的四大重点方向,内容既体现政策性,又兼具前沿性与实用性。
1、思想政治与法律法规素养提升
此部分强调学习国家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最新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这意味着专业人员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政治、懂政策。深入学习《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广东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是依法履职、规避风险的根本前提。通过学习,确保所有技术工作都在法治轨道和正确政策指引下运行。
2、自然资源管理核心业务能力强化
这是《指南》的技术核心,覆盖了自然资源管理的全链条:
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学习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与实施、详细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城市更新与“三旧”改造中的规划统筹等。这反映了广东已从“规划编制”全面转入“规划实施与管理”的新阶段。
耕地保护与土地利用:聚焦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建设用地审批与供应改革、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与技术。在土地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如何“管好地、用好地”是每一位从业者的必修课。
地质矿产与生态修复:涵盖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绿色矿山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等。这体现了从“资源开发”到“开发与保护并重”乃至“保护优先”的理念转变。
海洋与林业资源管理:涉及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红树林保护修复、林长制实施与森林资源精准提升等,直接服务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3、行业前沿知识与数字化转型应用
《指南》高度重视科技赋能,明确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实景三维、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中的应用作为学习重点。这要求技术人员必须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掌握“智慧自然资源”的新工具、新方法,从传统的“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决策转变。
4、综合素质与安全保密意识培养
包括项目管理、沟通协调、公文写作等通用能力,以及安全生产、保密知识等。这旨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并筑牢安全与保密的防线。
三、依托数字平台,广东人事人才培训网赋能高效学习
《指南》的有效落地,离不开一个权威、便捷、高效的学习平台。广东人事人才培训网(https://www.gdrsrc.com)作为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和选修科目的重要学习平台,将在2025年的学习中扮演关键角色。
课程权威系统:平台将严格依据《指南》要求,联合行业权威专家和机构,开发并上线一系列高质量的在线课程,确保学习内容的准确性、前沿性和系统性。
学习灵活便捷:技术人员可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登录平台进行学习,有效化解“工学矛盾”。平台通常会提供课程点播、在线直播、电子资料等多种学习形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管理规范高效:平台实现了从选课、学习、考试到电子证书生成的全流程线上管理。学习进度自动记录,学时数据实时同步至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管理系统,为职称申报提供无缝衔接的证明,极大简化了管理流程。
《2025年广东省自然资源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是一份面向未来、指引方向的重要文件。它不仅是完成继续教育学时任务的“说明书”,更是驱动全省自然资源行业人才知识结构迭代、能力素质升级的“发动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积极通过广东人事人才培训网等渠道,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学以致用,将个人成长融入行业发展与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共同为守护好、利用好广东的绿水青山和宝贵自然资源贡献专业力量。

我要报名(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561826 学员通过我们完成了继续教育培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