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称认定
是对国家教委承认的正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含研究生)毕业后的专业技术资格与水平的考核认定。根据拟聘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要求,对其政治表现和从事该岗位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水平、工作成绩等,进行全面的考核。考核合格,可按试行条例的规定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不需再进行评审,目前只针对国家未开始组织统一考试的系列。
总结就是:全日制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符合相关工作年限后就可以认定本专业相应级别职称。
注意:
1、评定的专业是符对口通过提交毕业成绩单来判断(成绩从学校或档案复印)。
2、是否从事本专业主要通过业绩材料与公司业务范围来判断
3、认定没有通过率的风险,较评审更易通过。
基本可以理解为:某专业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定年限就可以通过考核认定。然而,即便这样,仍有许多人通不过。
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系统不符合要求、材料不符合要求、专业不对口。
4、通过广东继续教育网职称服务后主要是解决了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主要是:在办理过程中,通过指导操作电子系统与准备材料,在送交评委会前通过了专业人员的仔细检查与修改,从而做到完全符合相关要求。
举例:张三全日制本科A专业毕业,一年后,可以认定A专业相关的初级职称。如果张三需要评B专业的初级,那么张三需要通过评审方式获得B专业的职称。注意,并不是所有学习专业都有一模一样的认定的专业对口。查看是否专业相符,需要看评委会发的职称文件中规定的专业范围是否一致。即:张三的已知条件中,学历为非全日制时,专业不对口时,都不能认定。
二、职称评审
是指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及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通俗的理解就是:当不符合职称考核认定要求时就考虑参加职称评审。与考核认定比较主要区别如下:
1、认定可以理解为条件、系统、材料合格即通过,评审为择优通过。即,你可能所有条件都符合了,但当大多数人的业绩比你更优秀时,你可能通不过。
2、评审更侧重于业绩体现出来的经历、能力、水平,认定侧重于学历。
3、评审较认定需提交的材料更多,还需进行继续教育、发表论文(一般是中级及以上才需要)。
4、评审是逐级申请报,未取得一定级别前,不能申报更高级别。认定是以学历对应认定级别,但是一个等级学历只能认定一个级别。通常用最高全日制学历认定一个级别的职称后,再通过评审获取更高级别的职称(再次学历提升的可以用更高学历认定更高级别职称)。如:用全日制本科认定了初级,再评审中级。
5、通过广东继续教育网职称服务后主要是解决了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主要是:在办理过程中,通过指导操作电子系统、准备材料、解决问题,在送交评委会前通过了专业人员的检查、修改,反馈,从而做到更加突出重点,展示风采。
6、评审时,专家评委审核申报人的材料后,分别就申报人的业绩材料、小结进行发言与总结,再集体表决。所以,怎么展现与总结好自己的工作经历很关键。
7、如何提高自己的通过机率?参考下表,希望能帮到您。以下表格仅个人见解,表格无权威性仅作理解参考。请勿对号入座。
学历资历一栏表(20190930更新) |
||||||||
级别 |
学历 |
资历(178号文) |
工程系列资历 |
技工系列 |
经济系列 |
会计系列 |
自然科学研究 |
|
教师 |
实习指导教师 |
|||||||
员级 |
中专毕业后 |
1年 |
见习1年期满 |
|||||
大学专科、中专毕业 |
见习1年期满 |
|||||||
本科或学士学位 |
无资历要求 |
|||||||
助理级 |
中专毕业后 |
5年 |
4年 (取得技术员职称后) |
3年(受聘三级) |
||||
大专毕业 |
3年 |
2年(取得技术员职称后) |
2年(受聘三级) |
|||||
本科或学士学位 |
1年 |
见习1年期满 |
见习1年期满 |
1年(受聘三级)或见习期1年期满 |
见习1年期满 |
|||
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 |
无资历要求 |
无资历要求 |
无资历要求 |
无资历要求 |
||||
中级 |
博士学位 |
无资历要求 |
无资历要求 |
|||||
硕士学位 |
取得硕士学位后2-3年(专硕2年,学硕3年) |
2年 (受聘初级后) |
2年(受聘初级后) |
2年(取得研究实习员后) |
||||
获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 |
2年(取得助理职称后) |
|||||||
研究生班毕业或获双学士学位 |
2年(取得助理资格后) |
4年(取得研究实习员后) |
||||||
4年(未取得助理资格) |
||||||||
本科毕业或获学士学位 |
3年(取得助理资格后) |
4年(取得助理职称后) |
4年(受聘初级后) |
3年(受聘初级后) |
||||
5年(未取得助理资格) |
||||||||
大专毕业 |
4年(取得助理资格后) |
4年(取得助理职称后) |
4年(受聘初级后) |
|||||
8年(未取得助理资格) |
||||||||
中专毕业 |
8年(取得助理后) |
5年(受聘初级后) |
||||||
15年(未取得助理) |
||||||||
副高 |
获博士学位 |
无资历要求 |
2年(取得中级职称后) |
时间不限 |
时间不限 |
2年(取得中级职称后) |
2年(取得中级职称后) |
2年(取得助理研究员后) |
本科及以上学历 |
5年(取得中级职称后) |
5年(受聘中级后) |
5年(受聘中级后) |
5年(取得中级职称后) |
5年(取得中级职称后) |
|||
大专毕业 |
10年(取得中级职称后) |
10年(取得中级职称后) |
||||||
非博士学位 |
3年(取得中级资格后) |
5年(取得助理研究员后) |
||||||
正高 |
中专以上(另有规定的除外) |
3年(取得副高资格后) |
||||||
本科及以上学历 |
5年(取得副高职称后) |
5年 (受聘副高级后) |
5年(受聘副高级后) |
5年(取得副高职称后) |
5年(取得副高职称后) |
5年(取得副研究员后) |
||
注:以上工程系列,经济系列,会计系列,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资历按人社部文件整理,先供大家参考,如遇省政策调整,按最新的政策执行。 |